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知识 > 外汇知识

外汇基础之什么是货币非中性?货币非中性理论介绍

2023-09-06 11:27:41

什么是货币非中性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货币非中性理论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进展以及货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将利率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货币利率是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入的预期利润率。当货币数量增加时,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因此会扩大出产,增加产出。而随着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价上涨,就出现了积累性的经济扩张历程。魏克塞尔认为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从而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文中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状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十投入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入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入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标签 货币   外汇   理论   基础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