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数据来源
中债收益率曲线的数据就包含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数据、交易所债券的成交数据、债券柜台的双边报价、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双边报价以及市场成员收益率的估值数据。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中债券价格发现机制还不完备 (尤其是银行间双边报价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价格发现功能) 的状况下,中债收益率曲线重点参考了中国债券市场中部分核心成员的收益率估值数据,目前已经有50多家市场成员收益率的估值数据。
1)银行间双边报价数据:真实性好、但报价品种不全。
2)结算数据:真实成交;但品种不全且异常价较多。
3)柜台双边报价数据:报价连续、差价小;但期限品种有待丰富交易所债券交易数据。
4)市场成员收益率估值数据: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南京商行、大连商行、华夏基金、南方基金、银华基金、嘉实基金、泰达荷银、泰康人寿、金盛人寿、新华人寿、东方证券、山东潍坊农信社、顺德联社、重庆渝中联社等50多家。
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构建模型
在总结多年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编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研究比较,中债收益率曲线的构建模型没有选择目前被众多国内外收益率曲线编制机构普遍采用的带有固定趋势性的模型,而最终选取了更适合于中国债券市场实际状况的赫尔米特模型(Hermite插值模型)。具体公式为:
设0 = x1 < L < xn = 30,已知,求任意,对应的y(x),则用单调三次hermite多项式插值模型,公式为:
y(x) = yiH1 + yi + 1H2 + diH3 + di + 1H4
其中:
dj = y'(xj),j = i,i + 1为斜率;xi为待偿期限;yi为收益率。
- 上一篇:什么是上证国债指数?上证国债指数如何编制?
- 下一篇:震荡市中基金的操作方法